经济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改革共识的七个误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中国经济改革原本就缺乏“蓝图”,完全是靠一系列的全民共识所维持的。但改革行程过半,共识已然需要激浊扬清。
2011年3月3日

为“血汗工厂”辩护?

《商业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一书谈到,“所谓的血汗工厂,肯定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对于那些缺乏技能的人来说,这些工厂是融入现代经济的一个切入点。
2011年2月25日

构建中国国民幸福指数

中国经济学家胡鞍钢:国力提升后更要造福百姓,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需要从经济扩张和投资转移到公正公平,以及它引发的社会效应和环境影响。
2011年2月28日

中国如何避免增长陷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余淼杰:一国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经济很容易从此徘徊不前。能否提升产业价值链,将成为成败关键。
2011年2月24日

亚洲通胀将长期化

汇丰亚洲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范力民:当前的通胀并非常见的整体通胀,近几个月来,亚洲各地核心价格都在猛涨。本轮通胀持续的时间将远比多数人预料的长。
2011年2月24日

中国人来晚了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曾飚:这个世界的逻辑是迟到即有罪,不管你做不做恶。很不幸,中国人确实来晚了一些。在BBC纪录片《中国人来了》中,我看不到解决中国人这个困境的方法。
2013年4月22日

渐进改革的五个误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特征,模糊了人们对改革迫切性的认识。很多人认为,“今天无法完成的事情,明天就自然会改变”。这样的观念背后,存在五个认识误区。
2011年3月3日

全球货币体系需要“三足鼎立”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任伯格斯滕:过去十年间,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比重下降,欧元比重上升。而中国崛起意味着,未来人民币也有可能成为全球性货币。美国应该接受这一事实,甚至加速这个过程。
2011年2月18日

中美“双核经济”的断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帆:中美近期做出一些经济调整:美国“瘦身”,中国修正外部失衡。最理想的结果,是两国能在中长期成为太平洋两岸的互补双核经济。
2011年3月3日

德国竞争力协议不公平

FT专栏作家沃尔夫明肖:德国竞争力协议敷衍了事,而且不公平,我建议欧元区其它成员国对它说不。只有这样,有效的危机应对方案才会出台。
2011年3月3日

美国可能是中东危机的大赢家

Guggenheim Partners首席投资官迈纳德:中东的事件将推升油价,加剧新兴市场通胀,促使它们收紧政策、减慢增长步伐,进而拖累到欧洲。而美国金融市场将坐收渔利。
2011年3月3日

只有增税才能抑制亚洲通胀

汇丰亚洲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范力民:面对通胀,寻常的货币政策已无济于事,唯一的出路就是财政手段。亚洲各国必须增税减支。
2011年3月3日

利率市场化衔枚疾进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对比印度、印尼、韩国、马来西亚以及泰国的利率市场化实践,中国目前具备了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环境和土壤。
2011年2月28日

农民工市民化将推动中国城市化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宋立刚:中国城市化的速度与规模, 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城市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意味着上千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2011年2月28日

馒头免税好处多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称物价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并提出解决物价问题的四大措施。除此之外,平抑食品价格还有好思路。
2011年2月28日

巴西可能发生“次贷危机”

Marshall Wace首席信息官保罗•马歇尔:巴西目前的情形与美国次贷危机类似。大量的贷款被银行以高利率贷给消费者。最终消费者将无力偿还这些贷款。
2011年2月25日

鸟类、蜜蜂与大银行

英国央行官员霍尔丹和梅:自然科学——特别是流行病学、生态学与遗传学——为我们理解金融风险提供了一些线索。系统越庞大、结构越复杂,风险便越高。
2011年2月25日

如何改进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FT记者克里斯•贾尔斯:人们之所以对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指标感到不满,是因为它只关注总量,不关注幸福感。
2011年2月25日

爱尔兰出路何在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爱尔兰,财政灾难不是危机的原因,而是后果。危机是私人部门借贷行为造成的,要求纳税人买单的构想不公平也不合理。
2011年2月25日

给老板打分

FT专栏作家蒂姆•哈福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雷南提出了“老板经济学”的概念,意思是管理质量可以被衡量,而且它的确关系到一国的经济表现。
2011年2月24日

年轻人为何不满现状?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在突尼斯和埃及,年轻人正在反抗年老的统治者。在英国,年轻人正在反抗学费上涨。这些年轻人怎么了?
2011年2月24日

市场不应低估中东局势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埃尔-埃利安:全球市场之前对埃及和突尼斯的革命不太在意,认为两国对全球经济影响有限,过去一周或许是一个转折点。
2011年2月24日

为石油危机做准备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列瓦伊:随着中东动荡蔓延,世界必须从协调战略石油储备着手,对油价进一步波动做好准备。中印也必须加入全球协调。
2011年2月24日

如何鼓励人们存钱?

花旗集团全球银行业部门副董事长奥扎格:把储蓄工具与获大奖机会结合起来,将是未来提高储蓄率的一个好办法。
2011年2月23日

为多级世界建立货币框架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美元仍将是占主导地位的储备货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经济将需要应对一种包括多种主要货币的体系。我们必须实现多边主义的现代化,建立新的货币体系。
2011年2月23日

私营部门复苏是增长关键

英国商业大臣凯布尔:政府的工作十分重要,但也是有限的:创造一个利于企业扩张、投资与创新的环境,激发凯恩斯所说的“动物精神”。
2011年2月23日

WTI与布伦特:何为标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全球两大基准原油价格——WTI和布伦特——本月一度创下每桶16美元的价差。WTI的背离,巩固了布伦特作为全球首选的国际原油标尺的地位。
2011年2月22日

如何化解全球粮食危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萨克斯:八国集团在2009年拉奎拉峰会上支持非洲国家粮食增产的承诺很可能成为泡影,中国和中东地区应发挥作用。
2011年2月22日

不要滥用经济学家的精神遗产

FT专栏作家塞缪尔•布里坦:英语国家最为兴旺的行当之一就是注解凯恩斯的作品。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这个行当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011年2月21日

中国存准率上调推高资金成本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中国央行年度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直接的政策目标是调控通胀,抑制流动性,稳定居民持续恶化的通胀预期。
2011年2月21日

中国经济:调控尚不到位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中国上调准备金率和成品油价格利大于弊,但如此纠正经济失衡还远远不够。决策者在加息和涨价的同时,应当让社会更公正地分享其收益。
2011年2月21日
|‹上一页‹‹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