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AI如何影响性别平等:挑战与机遇并存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劳动力市场、产业结构乃至政策决策机制。在技术不断扩张其边界的同时,关于AI是否能够推动性别平等,成为政策制定者与行业实践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2025年6月26日

美国到底该如何解决贸易失衡?

沃尔夫:如果美国想通过政策干预来加速全球对失衡问题的讨论,最明显的办法不是征收关税,而是对资本流入征税。
2025年6月26日

特朗普试图摧毁美国的“第四权力”

魏城:特朗普公开责骂媒体和记者,甚至把整个新闻行业妖魔化为“人民的敌人”或“假新闻”的传播者,这不仅是言辞,而且是一系列行动。
2025年6月26日

每周时事分析:特朗普伊朗行动的后果

曹辛:特朗普并未实现中东“和平”,他的此次操作给未来中东格局留下了很大隐患。这一影响还波及到美国的东亚盟国和朝鲜。
2025年6月26日

下一代更糟:虚假的代际仇恨是如何产生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学教授Michael Bruter在世界经济论坛上指出,若制度不能回应年轻人对表达与参与的期待,便会激发出挫折感与无力感,加剧社会疏离。
2025年6月25日

默茨能迎来德美关系的改善吗?

袁杰:本月默茨首次访美有助于推动德美关系改善和发展,但在德国对美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德国民众对此持怀疑态度。
2025年6月25日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拒绝“7月就降息”

美国央行行长在国会作证时将表示美国经济依然“稳健”,并称尽管目前预计特朗普关税的影响将小于之前预测,但关税仍有可能推高价格。
2025年6月25日

伊朗导弹戳破海湾外籍人士“舒适气泡”

海湾国家长期被视为既繁荣又安全的绿洲,但伊朗朝着卡塔尔美军基地发射的导弹虽被成功拦截,却仍让一部分外籍人士担忧人身安全。
2025年6月25日

日本的房地产已经开始上区块链了

李海燕:回顾过去5年,日本房地产行业和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如何评价?整体稳健;美国诞生的东西,日本做稳做细致,做到日本本土化。
2025年6月25日

马克龙、默茨:世界动荡,欧洲必须武装自己

马克龙、默茨:面对极度动荡的环境,增加国防支出将使欧洲能够填补关键能力缺口。
2025年6月24日

政权交迭也不会让伊朗放弃核野心

阿尔万迪:现实是,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的任何一个伊朗政权,都不会放弃核抱负。
2025年6月24日

德国酝酿恢复征兵制

德国国防部长称,如果志愿兵役计划未能吸引足够年轻人,德国将恢复征兵制以扩充其武装力量。
2025年6月24日

特朗普不应陷入“以伊战争陷阱”

张烈夫:特朗普为帮助以色列削弱劲敌伊朗、成为中东霸主而下场参战,这是帮以色列“伟大”,而不是“让美国再次伟大”。
2025年6月24日

美联储副主席鲍曼呼吁7月启动降息

鲍曼称,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对通胀的影响将小于一些经济学家的担忧。她的言论凸显美国央行官员在如何回应特朗普关税的问题上出现分歧。
2025年6月24日

英国新产业战略将为企业提供确定性

斯塔默:关于大政府还是小政府的辩论属于过去;重要的是我们要足够灵活,抓住未来的机会。
2025年6月23日

以色列战术完胜,战略难胜

叶胜舟:即使哈梅内伊遇刺或伊朗什叶派政权垮台,接任执政者亲美不难、亲以极难。内塔尼亚胡不断升级中东战争,也有自保的隐藏动机。
2025年6月23日

英国下议院通过协助死亡法案

允许预期生命仅剩六个月或更短的人寻求帮助以结束生命(任何决定都需要两名医生批准)的该法案,现在将由上议院进行最后阶段审议。
2025年6月23日

特朗普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卢斯:美国总统希望,轰炸伊朗核设施、展示强大实力能够让这场战争落下帷幕。然而那不是他能做出的决定。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025年6月23日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后果难料

曹辛:特朗普对伊朗的动武可能会引发地区战争或是伊朗的严重报复浪潮,并可能导致美国深陷中东困境而无暇顾及其他地区。
2025年6月23日

英国安乐死立法又进一步!

青木:此次三读通过显示出英国社会在生死议题上的思维正发生深刻转变。
2025年6月23日

美国突然要求增加军费后日本取消双边安全会谈

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原定7月1日与日本防卫相和外相举行年度安全会谈,但特朗普政府突然要求日本进一步增加国防支出的举动激怒了日方。
2025年6月23日

秦立志、付腾浩:地区性两极格局中前沿支点国家的生存战略选择机制

前沿支点国家的战略决策往往能够牵动大国冲突的走向,甚至能够影响全球格局的变化。当前的乌克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2025年6月20日

日本加息信号背后的全球资本逻辑与地缘战略幻象的再生产

刘韡昊:加息不只是国内经济判断的函数,更是一个在美元霸权逐步脱锚、人民币国际化跃进、中美科技竞争的复合格局中做出的政治动作。
2025年6月20日

看待以色列攻击伊朗的三种西方观点——人权、国家安全和特朗普

何越:西方国家舆论在以色列问题上的两极化,其实是判断标准的不同,左翼认为“人权第一”,右翼和极右翼认为“国家安全第一”。
2025年6月20日

北约峰会前夕西班牙拒绝承诺提高国防支出

首相桑切斯直言GDP 5%的国防支出目标“不合理”,会转移更重要的公共支出。这一立场可能搅乱一场意在安抚特朗普的北约峰会。
2025年6月20日

新西兰暂停向库克群岛提供资助

新西兰还要求这个它历来的盟友付出更大努力重建信任。近来,库克群岛与中国的关系在不断加深。
2025年6月19日

每周时事分析:G7正在走向终结

曹辛:特朗普这种个性的人只尊重实力,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中俄这样有实力的大国。G7作为一度制定规则的世界领导者的身份,无疑将走向消亡。
2025年6月19日

默茨上台后,德国经济向何处去?

袁杰:虽然美国新关税措施和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抑制德国经济,但新政府推出的“立即行动计划”仍将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6月19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可持续发展援救计划

在塞维利亚会议上作出新的全球承诺并采取新的全球行动,这可激发新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对国际合作的信心。
2025年6月12日

失序年代:“特朗普2.0”为当代人种下了怎样的因果?

殷岳:特朗普2.0的关键词更像是“失序”。旧秩序轰然倒塌,新规则却迟迟未至,个体的努力如同断线的木筏,只能被暗流带着沉浮。
2025年6月11日

白宫记者会向新媒体开放:媒体江湖背后的政治暗涌

殷岳:新媒体的引入,是白宫对美国民意更为直接的感应与重塑——这既是利用传媒趋势重塑政治传播,也是当今美国社会所呈现出的,就连白宫也无法回避的政治面相。
2025年2月19日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