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娱乐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巴黎蓬皮杜中心将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翻修

艺术家和文化界人士对为了施工而关闭蓬皮杜中心五年的计划表示愤慨。然而,翻修也将为巧用这栋建筑的广阔空间提供机会。
2024年6月21日

保罗•施拉德的“绝望政治”电影

范力文:施拉德及其作品中既夹带着当代政治的问题,也藏着解决的线索。如果缺失了施拉德,或许会缺失理解当代电影的一面棱镜。
2024年6月21日

纪念安东尼•伯尔顿:美食掩护下的政治动物

范庭略:他改变了世界对食物与旅行的看法,他的写作让那些营营役役的餐厅吹鼓手们瑟瑟发抖,但是最终他却没有治愈自己的人生。
2024年6月21日

一块石头眼中的未来世界

薛莉:国际主流艺术展的常客,韩国先锋艺术家组合文敬媛和全浚皓在北京展示最新作品。他们合作的出发点是一个提问:艺术是必要的吗?
2024年6月21日

对话劳伦斯•何浦林:艺术迁徙中的得与失

走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位香格纳画廊的创始人表示,在追随艺术的游牧中,他也能感受到时代潮汐的变与不变。
2024年6月17日

巴塞尔艺术展上的东方作品

宋佩芬:在2024巴塞尔艺术展开幕前夕,探访三家首次到访参会的画廊,了解他们将以何样策略向全球最资深的艺术藏家推荐东方作品。
2024年6月11日

2024年夏天回响在巴黎的发令枪

温江涛:随着巴黎紧锣密鼓地迎接日益临近的第33届夏季奥运会,城中的各种文艺活动也接踵启幕,其中不乏精品项目,值得前去消磨与静思。
2024年6月11日

马龙•詹姆斯:我讲的是殖民地英语,冗长且被动

崔莹:《七杀简史》出版十周年之际,凭其获得布克奖的作者马龙•詹姆斯,回看这部以英语、牙买加方言和街头脏话编织而成的暴力美学小说。
2024年6月12日

在德累斯顿期待Sting

张璐诗:在以古典音乐为主题的德累斯顿音乐节上,这位英国老牌摇滚音乐人的表演仍然激情不减、打动人心。
2024年6月7日

花卉静物三百年:在“花花世界”中看见时间的棱角

魏宁均:花卉静物作品长期在艺术价值体系中遭遇“偏见”,但三百年来,这类创作却以更为细腻的方式记录着世事的变迁。
2024年6月7日

《美国内战》:喑哑的现代启示录

范力文:通过一次沉浸式的“恶托邦”之旅,影片尝试反思现实世界中的纷争与危机,但遗憾的是,整体的温吞让表达失去了力道。
2024年6月7日

金允哲的“跨物质”艺术:当岩石沉吟,当宇宙低语

对话策展人张尕,解析一位现代“炼金士”艺术家,如何通过融合技术与感性,探索物质的潜能与宇宙的隐秘。
2024年5月31日

对话周大为:艺博会的核心就是交易,我必需回归商业本质

在这位ART021的联合创始人看来,当下场面热烈的艺博会并非前途无忧。对于未来,他所能相信的还是优胜劣汰的逻辑。
2024年5月31日

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韩剧为何爱拍“精神问题”?

崔莹:在一个竞争激烈、压力沉重的社会中,影视剧创作带来了一个契机,引发人们去关注那些不太愿意被讨论的“心结”。
2024年5月31日

王宁德:一个影像艺术家的反叛

薛莉:对从事影像艺术近30年的王宁德来说,摄影技术意味着规训和束缚。“如果一直遵循规则,艺术也就逐渐消亡了,所以得不停改变。”
2024年5月23日

布克国际文学奖管理人:人类通过文学互相给予

张璐诗:费埃梅塔•洛柯认为,文学是最能使人共情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学,你可以穿上别人的鞋,使用他人的想像,从而了解栖居在一个故事中的感受。
2024年5月23日

厨房里的浪漫故事

范庭略:影片《法式火锅》鼓励每一位观众,要在“为时已晚”之前,尽可能地去品尝生活中的滋味。
2024年5月23日

劲舞狂歌五十年

温江涛:回看从TCP、DCT发表至今的研究历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然奔腾发展了半个世纪。在这些技术革命的背后,是一群专注且坚韧的艺术家、数学家和工程师。
2024年5月17日

《云图》作者大卫•米切尔:想像力是应对禁锢的解药

张璐诗:在这位带着野心书写历史与未来的作家眼中,想像力就如同一台全自动的、永无休止的高频隐喻制造机。
2024年5月17日

迪拜顶尖商圈综合体ICD布鲁克菲尔德广场怎么玩艺术?

Luning Wang:多次来中东积累所见所识,才知道这里并不是“文化沙漠”;也更知它在植入或打造艺术与文化场景上深谙吸收舶来品精髓之道。
2024年5月14日

安塞姆•基弗:从废墟中归来

安塞姆•基弗的艺术常被视为重复、过剩且昂贵的装饰,但在佛罗伦萨斯特罗齐宫的最新展出中,他对堂皇的追求变得缓和,他的创作也回归到了最佳状态。
2024年5月10日

《枯草》:小亚细亚群山中的虚无和救赎

范力文:经历过现实的捶打,一个所谓的智识分子试着重新理解生活,并开始关注那些虽然渺小,却与土地联结得更为紧密的“枯草”。
2024年5月10日

陈世英:从恐惧中求平静,从美好中悟挣扎

薛莉:这位正在威尼斯举办第三次个展的艺术家,通过雕塑作品继续着他有关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思考。
2024年5月8日

威尼斯双年展的商业周边:“软实力”与“慈善家”

Luning Wang:在以学术为外衣,商业为本质的各种盛会上,品牌在发力提升自身文化资本,藏家在彰显自己的“软实力”。而不做个人IP的传统媒体人和写作者才是真正的“慈善家”。
2024年5月8日

万众拍摄时代的观看与创作

范庭略:尽管每天都会有数不尽的照片被拍摄出来,然而如何去创作和欣赏一幅摄影作品,依旧考验着人们的审美。
2024年4月30日

透过艺术的镜头凝视日常

郑静:在拍摄已然司空见惯的今天,人们为何还要认真观看影像作品?艺术创作与日常记录,两者之间是否隔着鸿沟?
2024年4月30日

曾梵志:变成一颗种子,掉在地上重新生长

宋佩芬:在威尼斯,听这位风格奇异多变的艺术家谈谈,他如何从远近与今昔中获取灵感,又如何在创作实践中探索未知、实验与偶然。
2024年4月26日

萨尔曼•拉什迪:走过遇刺阴影,文字是惟一的胜利者

张璐诗:这位印裔英国小说家,将两年前的遇刺经历以及此后的思考著述成书。完成这本回忆录后,他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躺在血泊中无能为力的人。
2024年4月26日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