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评论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德国默茨内阁彰显改革决心
袁杰:德国的“改革之秋”已经来临,重点之一是公民津贴改革。“黑红联盟”的领导人已开始就重要争议话题进行讨论,以便尽快达成一致。
13小时前
美国为何无法摆脱中东
加内什:1945年罗斯福在去世前与沙特国王举行的那次会晤,最终让他的14位继任者(包括奥巴马和特朗普)与中东牢牢绑定。
17小时前
央行需从近年的供给冲击中吸取教训
格林:经历新冠疫情和一场欧洲战争,我们如今知道,负面供给冲击之下出现的通胀,未必是暂时性的,而是可能旷日持久。
1天前
诺奖启示录:创新、增长与企业家尊严
徐瑾:诺奖再次颁给增长理论,意味着什么?增长的真相,远比任何单一理论都复杂。以中国企业家地位的变迁为例,这种复杂性尤为明显。
1天前
特朗普给中国“送礼”将成新常态
卢斯:就像我最近所写,特朗普就像一份送给中国的厚礼,不断给中国带来好处,他在贸易领域的最新发狠很可能以又一次退让告终。
1天前
解析加密货币投资
陈敏兰:在稳定币浪潮背后,是地缘政治与未来金融体系的紧密交织。此背景下,个人投资者思考的问题是:是否在投资组合中纳入加密货币以及该如何进行?
1天前
从长假看中国消费前景
沈建光:出行热度并未传递至消费,假期消费表现依然偏弱。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需短期和中长期政策措施共同发力。
1天前
知识和信念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确据——莫基尔的学术思想
李晋: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莫基尔的著作《启蒙经济:1700-1850年英国经济史》,揭示了为何知识和信念是导致“大分流”的重要因素。
2天前
黄金之眼:4000美元背后的世界秩序焦虑
徐瑾:黄金为何上涨,未来会如何?有人认为这是对美元的失望,有人欢呼金本位的回归,还有人觉得是“乱世买金”。答案取决于你如何看世界。
2天前
与诺贝尔科学奖无关的世界大学排名
龚刃韧:从中国大学和日本大学的世界排名来看,这些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率的关系让人感到反差很大。
3天前
特朗普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战争
盛洪:当掌权人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行事时,是在提供公共服务。但当总统违宪违法动用公共暴力时,就是在向人民宣战。
4天前
日本人为何频频获诺奖?
李海燕:2000年后,不断有日本科学家获诺奖,获诺奖最多是京都大学,而不是距政治中心较近的东大。除了诺奖,日本人还斩获很多有影响力的学术奖励。
4天前
关于“日本铁娘子”,投资者需要知道些什么?
埃德尔斯滕:很多人认为高市早苗当选意味着日本利率将长期保持在低位。投资者对此还是别抱着太大希望。
5天前
中国对组建“G10”不会感兴趣
邓聿文:尽管逻辑合理,但G10的现实可行性很低,大国政治中的矛盾决定了它很难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新机制。
5天前
软阶层时代来临,意味着什么
徐瑾:中产有不下百种标准,中国中产或许是最焦虑的一种。中产所做全部努力的底线,是自己的下一代和自己享受一样的社会地位。如何理解这个时代?
5天前
中国可能赢得AI竞赛吗?
王丹:中国在能源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拥有美国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果好好利用,中国可能在AI领域超过美国。
6天前
释永信与释印乐——倒台与继任的少林寺负责人
林原:释永信与释印乐两人不但认识,而且交往应该较为密切,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人都对宗教场所管理问题发言并提出建议。
6天前
现在是投资黄金的时机吗?这取决于你的年龄
柯里:诸多不可测因素的聚积,造就了一个投资者渴望得到保护的世界。黄金因不确定性而繁荣——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6天前
行行都缺人的日本,高市早苗如何应对?
刘易斯:高市早苗必须在接手一个样样“短缺化”的经济之际,设法让民众接受物价的上涨。
2025年10月9日
让萨拉告诉你那些流行名字背后的故事
奥康纳:数据显示,随着近几十年个人主义的兴盛,名字变得更加多元化,即使是最流行的名字也无法恢复昔日辉煌。
2025年10月9日
马斯克与特朗普和解只是时间问题
叶胜舟:两人即使暂时分开,必然又要和解。没有真情,没有理想,只有利益。双方都需要最高权力的保护伞,这才是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2025年10月9日
新兴市场终于展现发力势头
奥利弗•哈维:尽管特朗普的贸易战投下阴影,当下新兴市场资产的强劲表现可能提振投资者的兴趣。
2025年10月9日
巴以冲突系列评论之二:犹太复国主义的缘起与流变
张千帆:事实证明,以暴制暴并未能震慑阿拉伯人并给巴以带来和平。历史一再证明,倚仗暴力者,也终也将毁于暴力。
2025年10月9日
从降息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上)
陈稻田:无论是新框架还是旧框架,美联储政策框架展示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货币政策中的全面应用。格林斯潘之后的美联储,有巨大变化。
2025年10月9日
在记忆与算法之间:“她”眼中的AI艺术未来
当AI开始生成图像、推演结构、协助构图,也使另一个问题应运而生:如果人类不再是唯一的“创作者”,那创作的意义是否也要被重新定义?
2025年10月9日
数字化转型的背后:中国企业正在悄悄金融化
伍治坚:在数字化浪潮下,企业和个人的金融行为都可能更“聪明”,但风险从来不会消失,它只会换一种形式出现。
2025年10月9日
“美式文革”会来吗?
邓聿文:对美国社会来说,真正的考验是能否正视政治极化带来的危险,重新坚定对言论自由的信仰,而不是为党派斗争的胜利放任举报文化。
2025年9月30日
美国强购TikTok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邓聿文:美国政府强购TikTok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保障数据安全,而是要把话语权的裂口封死。美国真正的焦虑是国际舆论格局的变化。
5天前
热门文章
1.
软阶层时代来临,意味着什么
2.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10月12日
3.
从长假看中国消费前景
4.
娃哈哈帝国走向崩溃,还是重获新生?
5.
中国对组建“G10”不会感兴趣
6.
哈马斯在停火后迅速恢复对加沙的掌控
7.
黄金之眼:4000美元背后的世界秩序焦虑
8.
俄罗斯大规模空袭致乌克兰近60%天然气生产陷入瘫痪
9.
美国财长:特朗普与习近平仍计划本月会晤
10.
前美国贸易主管罗伯特•莱特希泽:经济学家在所有问题上都错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