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德国默茨内阁彰显改革决心

袁杰:德国的“改革之秋”已经来临,重点之一是公民津贴改革。“黑红联盟”的领导人已开始就重要争议话题进行讨论,以便尽快达成一致。
13小时前

美国为何无法摆脱中东

加内什:1945年罗斯福在去世前与沙特国王举行的那次会晤,最终让他的14位继任者(包括奥巴马和特朗普)与中东牢牢绑定。
17小时前

央行需从近年的供给冲击中吸取教训

格林:经历新冠疫情和一场欧洲战争,我们如今知道,负面供给冲击之下出现的通胀,未必是暂时性的,而是可能旷日持久。
1天前

诺奖启示录:创新、增长与企业家尊严

徐瑾:诺奖再次颁给增长理论,意味着什么?增长的真相,远比任何单一理论都复杂。以中国企业家地位的变迁为例,这种复杂性尤为明显。
1天前

特朗普给中国“送礼”将成新常态

卢斯:就像我最近所写,特朗普就像一份送给中国的厚礼,不断给中国带来好处,他在贸易领域的最新发狠很可能以又一次退让告终。
1天前

解析加密货币投资

陈敏兰:在稳定币浪潮背后,是地缘政治与未来金融体系的紧密交织。此背景下,个人投资者思考的问题是:是否在投资组合中纳入加密货币以及该如何进行?
1天前

从长假看中国消费前景

沈建光:出行热度并未传递至消费,假期消费表现依然偏弱。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需短期和中长期政策措施共同发力。
1天前

知识和信念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确据——莫基尔的学术思想

李晋: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莫基尔的著作《启蒙经济:1700-1850年英国经济史》,揭示了为何知识和信念是导致“大分流”的重要因素。
2天前

黄金之眼:4000美元背后的世界秩序焦虑

徐瑾:黄金为何上涨,未来会如何?有人认为这是对美元的失望,有人欢呼金本位的回归,还有人觉得是“乱世买金”。答案取决于你如何看世界。
2天前

与诺贝尔科学奖无关的世界大学排名

龚刃韧:从中国大学和日本大学的世界排名来看,这些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率的关系让人感到反差很大。
3天前

特朗普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战争

盛洪:当掌权人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行事时,是在提供公共服务。但当总统违宪违法动用公共暴力时,就是在向人民宣战。
4天前

日本人为何频频获诺奖?

李海燕:2000年后,不断有日本科学家获诺奖,获诺奖最多是京都大学,而不是距政治中心较近的东大。除了诺奖,日本人还斩获很多有影响力的学术奖励。
4天前

关于“日本铁娘子”,投资者需要知道些什么?

埃德尔斯滕:很多人认为高市早苗当选意味着日本利率将长期保持在低位。投资者对此还是别抱着太大希望。
5天前

中国对组建“G10”不会感兴趣

邓聿文:尽管逻辑合理,但G10的现实可行性很低,大国政治中的矛盾决定了它很难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新机制。
5天前

软阶层时代来临,意味着什么

徐瑾:中产有不下百种标准,中国中产或许是最焦虑的一种。中产所做全部努力的底线,是自己的下一代和自己享受一样的社会地位。如何理解这个时代?
5天前

中国可能赢得AI竞赛吗?

王丹:中国在能源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拥有美国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果好好利用,中国可能在AI领域超过美国。
6天前

释永信与释印乐——倒台与继任的少林寺负责人

林原:释永信与释印乐两人不但认识,而且交往应该较为密切,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人都对宗教场所管理问题发言并提出建议。
6天前

现在是投资黄金的时机吗?这取决于你的年龄

柯里:诸多不可测因素的聚积,造就了一个投资者渴望得到保护的世界。黄金因不确定性而繁荣——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6天前

行行都缺人的日本,高市早苗如何应对?

刘易斯:高市早苗必须在接手一个样样“短缺化”的经济之际,设法让民众接受物价的上涨。
2025年10月9日

让萨拉告诉你那些流行名字背后的故事

奥康纳:数据显示,随着近几十年个人主义的兴盛,名字变得更加多元化,即使是最流行的名字也无法恢复昔日辉煌。
2025年10月9日

马斯克与特朗普和解只是时间问题

叶胜舟:两人即使暂时分开,必然又要和解。没有真情,没有理想,只有利益。双方都需要最高权力的保护伞,这才是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2025年10月9日

新兴市场终于展现发力势头

奥利弗•哈维:尽管特朗普的贸易战投下阴影,当下新兴市场资产的强劲表现可能提振投资者的兴趣。
2025年10月9日

巴以冲突系列评论之二:犹太复国主义的缘起与流变

张千帆:事实证明,以暴制暴并未能震慑阿拉伯人并给巴以带来和平。历史一再证明,倚仗暴力者,也终也将毁于暴力。
2025年10月9日

从降息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上)

陈稻田:无论是新框架还是旧框架,美联储政策框架展示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货币政策中的全面应用。格林斯潘之后的美联储,有巨大变化。
2025年10月9日

在记忆与算法之间:“她”眼中的AI艺术未来

当AI开始生成图像、推演结构、协助构图,也使另一个问题应运而生:如果人类不再是唯一的“创作者”,那创作的意义是否也要被重新定义?
2025年10月9日

数字化转型的背后:中国企业正在悄悄金融化

伍治坚:在数字化浪潮下,企业和个人的金融行为都可能更“聪明”,但风险从来不会消失,它只会换一种形式出现。
2025年10月9日

“美式文革”会来吗?

邓聿文:对美国社会来说,真正的考验是能否正视政治极化带来的危险,重新坚定对言论自由的信仰,而不是为党派斗争的胜利放任举报文化。
2025年9月30日

美国强购TikTok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邓聿文:美国政府强购TikTok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保障数据安全,而是要把话语权的裂口封死。美国真正的焦虑是国际舆论格局的变化。
5天前
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