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谈论“泡沫”不再是禁忌

马丁:但更乐观的投资还在赌,如果市场陷入严重困境,会有救兵出现。
2025年10月23日

走出长假综合征:生活不在别处

徐瑾:不想上班?工作没精神?长假综合征是对生活的倦怠,也是经济下行时代众生相。当经济激励的魔力消失,每个人都需要重新寻找意义。
2025年10月23日

应对青年结构性失业和教育焦虑,中国应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裘菊:破解青年就业结构性困局的关键在于推动高等教育从“封闭供给”走向“开放竞争”,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增长”。
2025年10月23日

巴以冲突系列评论之四:宗教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与定居点的扩张

张千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的激进势力互为因果,陷入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对于长年陷入血仇的巴以,维持和平比缔造和平更难。
2025年10月23日

16 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能否拯救一代人的社会化危机

袁漪琳:过去我们教孩子“学会做人”;今天,他们需要在虚拟和现实交叠的社会中重新社会化。这份挑战前所未有,而家长、教育制度和监管机构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2025年10月23日

美国政府关门,影响几何?

李瀚明: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的公务员和特朗普之间的关系降到冰点。这会对包括中美贸易谈判在内的一切工作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
2025年10月23日

美中竞争,美国对中国或只剩下金融优势

邓聿文:美国看似拥有全面优势,但实际上多数已虚化——经济和科技施压未能奏效,软实力和盟友体系被特朗普严重破坏。真正的优势只有金融。
2025年10月22日

特朗普是普京手上的一张牌

卢斯:美国总统一再训斥泽连斯基,却对普京态度暧昧。对此我们已不再关心为什么。事实是普京手上没几张牌,其中一张牌是特朗普。
2025年10月22日

诺贝尔奖给日本带来什么?

李海燕:诺贝尔奖级别的原创性研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如何看待日本不断获得诺贝尔奖和经济长期低迷之间的矛盾?
2025年10月22日

别再贩卖人口焦虑

布什:我不认为人类会成为有记载以来第一个选择走向灭绝的物种。比起生育率下降,世界面临更为紧迫的威胁。
2025年10月21日

分子“乐高”能否拯救地球?

阿胡贾:今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获奖学者研究的金属有机框架可用于清除污染物,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以及从沙漠空气中吸取水分。
2025年10月21日

欧洲需要直通克里姆林宫的热线

加布耶夫:鉴于特朗普团队在与克里姆林宫打交道时往往把欧洲蒙在鼓里,欧洲自行建立与俄罗斯谨慎沟通的能力空前重要。
2025年10月21日

美中贸易摊牌 中国处于强势地位

拉赫曼:稀土目前像是中国最有力的武器。但如果贸易战升级,中国还有其他武器可以动用。美国寻找施压点的努力则不那么成功。
2025年10月21日

日本诺奖辉煌难以为继

徐一睿:"失去的三十年"最严重的后果,是培养出了"失去的一代"。父母一代在泡沫经济破裂后的挫折感传递给了下一代,年轻人更倾向于"安全"道路。
2025年10月21日

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下)

陈稻田:特朗普关税给美国经济带来全新类型的宏观风险,美联储刚采纳了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降息如何影响股市?资产价格如何走?
2025年10月21日

中国对欧投资潮遭遇逆风

地缘政治和市场因素导致中国对欧洲的绿地投资出现放缓,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兴建的巨型电池工厂是个例子。
2025年10月20日

美中围绕稀土“隔空拳击”

福鲁哈尔:这场角力的影响非常真切,但不应该让人意外。多年来,美国不仅心甘情愿放弃稀土生产,还未能保护获取原材料的渠道。
2025年10月20日

黄金价格永远涨?

黄凡:“金价永远涨”是一个与“房价永远涨”“茅台是永远的神”同样危险的线性外推幻想。只要是投资品,就不存在只涨不跌的资产,只有永恒的周期。
2025年10月19日

欧洲将是中美稀土战的最大输家

格伦尼:对美国数字服务和中国关键矿产加工行业的双重依赖,使得欧洲极其脆弱。与中美相比,欧盟对关键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少得可笑。
2025年10月17日

增长来自哪里?读一读诺奖得主的著作

萨斯坎德:新理念百花齐放、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大搞建设更有用。英国在近几十年的衰落提醒了我们这个事实。
2025年10月17日

2025国民党主席选举前瞻

林原:这次选举,郝龙斌的处境与四年前的朱立伦有些类似,可视为大热门,居于主动地位。由于“非郝阵营”的分裂,他当选的可能性不低。
2025年10月17日

特斯拉可以仅凭两款车保持万亿估值吗?

特斯拉的降价举措证明它仍能引领电动车行业的风向。但降价也暴露了其现有商业模式的局限。它必须让电动车变得负担得起,才能保持竞争力。
2025年10月17日

巴以冲突系列评论之三:在战火中催生的国家

张千帆:军权统一、文官领导是任何文明国家的绝对原则,本古里安牢牢抓住了这一点。贝京其实也服从了这个大原则。
2025年10月17日

黛安•基顿:用一生“成为自己”

非非马:她改变了女性被观看以及女性观看世界的方式,正如简•方达的评价所言:“黛安•基顿的每一个选择都在说——女人可以是自己。”
2025年10月17日

AI泡沫破裂是比特朗普关税更严重的威胁

美国总统利用关税重塑世界经济秩序的美梦迄今受到金融市场和经济现实的制约。AI泡沫破裂将是更难以承受的冲击。
2025年10月17日

黄金破位4200美元:追涨还是布局?

华木:今年COMEX黄金涨幅超50%,涨幅和金价均刷新历史记录。三大反常现象清晰表明当前金价上涨逻辑已转变,需要重新审视黄金市场不确定性与关键变量。
2025年10月17日

德国默茨内阁彰显改革决心

袁杰:德国的“改革之秋”已经来临,重点之一是公民津贴改革。“黑红联盟”的领导人已开始就重要争议话题进行讨论,以便尽快达成一致。
2025年10月16日

美国为何无法摆脱中东

加内什:1945年罗斯福在去世前与沙特国王举行的那次会晤,最终让他的14位继任者(包括奥巴马和特朗普)与中东牢牢绑定。
2025年10月16日

央行需从近年的供给冲击中吸取教训

格林:经历新冠疫情和一场欧洲战争,我们如今知道,负面供给冲击之下出现的通胀,未必是暂时性的,而是可能旷日持久。
2025年10月15日

诺奖启示录:创新、增长与企业家尊严

徐瑾:诺奖再次颁给增长理论,意味着什么?增长的真相,远比任何单一理论都复杂。以中国企业家地位的变迁为例,这种复杂性尤为明显。
2025年10月15日

软阶层时代来临,意味着什么

徐瑾:中产有不下百种标准,中国中产或许是最焦虑的一种。中产所做全部努力的底线,是自己的下一代和自己享受一样的社会地位。如何理解这个时代?
2025年10月15日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