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近思 - FT中文网
远观近思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存安全隐患的隐藏式门把手,应该召回升级吗?

刘远举:中国市场上隐藏式门把手车型数量庞大,这是否属于产品缺陷,是否需要召回,这是一个关乎中国消费者和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的大问题。
1天前

评价澎湖海战,关键在于人民史观

刘远举:很多人思想还处在古代,心里的辫子还在。他们在看待历史问题时,不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而是代入帝王将相的角度。
3天前

得不到共情的,不仅仅是郑智化

刘远举:很多人难以理解郑智化,因为他们对尊严没有感知,也无法理解“一个残疾人想要有尊严的出行”。
2025年10月30日

从“罗马俱乐部”到“人类纪”,经济发展中的人与自然

刘远举:我们现在所说的保护环境,很多时候都是出于人类的审美偏好,当这种审美偏好高于人的价值时,这种偏好就陷入一个悖论境地。
2025年10月23日

诺贝尔经济学奖,来得正当其时

刘远举:经济民粹思想,是全球各国在社交媒体时代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此次的诺贝尔奖经济学奖,恰好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想基础。
2025年10月21日

用户去世后,社交账号该怎么办?

刘远举: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每天拍照、拍视频、发朋友圈,产生无数信息。人去世后,这些数字遗产该怎么处理,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2025年10月17日

长假旅游,景区对待游客不可过于苛刻

刘远举:景区对游客苛刻,本质是因为国庆人多,超过了景区的接待能力。但超出接待能力后提供的服务下降,景区的门票价格也没下降啊。
2025年10月15日

西贝和预制菜需要的不在于危机公关,而是行业沟通

刘远举:预制菜的问题不在于危机公关,而在于整个行业缺乏与消费者的长期沟通,工作没有做在前面,导致误解长期积累。
2025年9月29日

预制菜争议:一场充满误解的价格舆论风波

刘远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直白地说,就是想买,但买不起。
2025年9月17日

中小学生,该看四大名著还是哈利波特?

刘远举:我们让孩子阅读是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获得更正确的价值观,还是仅仅让他们获得“传统”,或者说让“传统”获得他们?
2025年9月11日

中国孩子有必要从小学那么难的数学吗?

刘远举: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理工科能力,对高端科研的作用并不大。支撑创新体系的是精英教育,是对硕士和博士的科研投入。
2025年9月4日

小班化教学应快速提上议事日程

刘远举:出生率在2000年后进入低谷,但学校并没有因此进入小班化,而是全国的学校,都经历了撤校,并校,学校数量锐减。
2025年9月2日

车厢争议,是政治变迁的社会缩影

刘远举:社会是一个整体,有快的人,就有慢的人。快的人慢一步,等一等,慢的人跑两步,赶一赶,都是应该的。
2025年8月20日

社保司法解释背后的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理性

刘远举: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总会因为各层级的各种短期目标而变形。更何况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有一个极度的短期目标,那就是现收现付制度。
2025年8月13日

车圈多争吵,行业才能更好

刘远举:一团和气不会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出路,也不会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出路,激烈的竞争才是。
2025年8月8日

既然娃哈哈没因丑闻下架,失德艺人为何不能复出?

刘远举:既然娃哈哈没有因为丑闻而被下架,那么失德艺人可不可以重新上架呢?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双标。电影行业也很重要。
2025年8月6日

6名学生坠入浮选槽,当年我也面临类似场景

刘远举:安全问题都是概率问题,这就涉及到人类意识中幽深的一部分,侥幸、疏忽、认识、从众等等多个因素,最后才是成本问题。
2025年7月29日

对“妈妈岗”应保持宽容态度

刘远举:如果既不是所有人都受害,也没有更好的替代性的方案,但目前的情况,仍然是不完美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慈悲的妥协与折中。
2025年7月25日

安全冲动,大政府和舆情绑架

刘远举:一个大系统要良好地运行,必须有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约束,才能良好运行。只依靠自上而下的监管,是不可能一直可持续地稳定运行的。
2025年7月23日

搞外卖和搞AI,并不矛盾

刘远举:只有把经济的基础打好,把消费提振起来,让人们更好地就业,可以花更多钱,才能有更多资源输送给创新,创新才能持续地走下去。
2025年7月16日

假如年轻人不再追星

刘远举:如果年轻人真的都不追明星了,转而去只关注科学家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2025年7月10日

大学校园开放争议背后,是中国社会缺乏方法论

刘远举:如果大学生脆弱到必须享受高于普通公众更高水平的安全。那么,问题就不是公众该不该进校园,而是他们不应该出校园。
2025年7月7日

举报应不应该设门槛?

刘远举:任何一项制度,应有正反馈的鼓励机制,与此同时,对于滥用,也应该有负反馈的抑制机制,起码,应该建立一定的门槛。
2025年7月3日
关于《远观近思》:
刘远举,重庆人,先学理工科再学经济学,从事过咨询行业,现为自由撰稿人。关注时政、财经、科技,旨在探寻现象背后的事实与公正。文风理性、客观,且用人性的温度替换虚伪的中立。微博ID@刘远举。
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