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华尔街日报》记者向时任思科CEO约翰·钱伯斯提问:“在所有的公司中,哪一家让你最担心?”钱伯斯毫不迟疑地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25年以前我就知道,我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将来自中国,现在来说,那就是华为。”
18年过去,“逆全球化”浪潮正在愈演愈烈。从中兴、华为,到华大讯飞、猎豹、奇虎360,再到TikTok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微信及其母公司腾讯,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创新公司被美国精准狙击。
中国海淀,这片每天新设50家科技型企业、拥有上万家科技型企业、盛产互联网巨头和专利技术的土地,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风暴的中心。中国科技公司的未来,正如华为CEO任正非所言“充满不确定性”。
变数与不确定性,对于一直走在中国科技创新最前沿的海淀来说,既是破解时代课题的挑战,也是新生代创新者的历炼和传承。这些新生代创新者们,怀着不同的科技梦想,在海淀扎根落户。他们是一群热爱生活的向上力量,不畏挑战、变化,在逆境中坚守初心,用最强大脑创造未来。
科技与传承,梦想与成就。这,就是创新海淀的魅力。
海淀431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聚集了中国创新科技及互联网行业的最强大脑。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海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北京四成左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9000家,聚集了北京42.7%的独角企业,数量比肩美国硅谷。研发投入强度为全国的4.6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
以字节跳动、小米、滴滴出行、快手、贝壳找房、今日头条等为代表的中国新兴移动互联网明星企业,与海淀一起,在传统IT产业转向移动互联网时代时抓住机遇,创造奇迹。腾讯、百度、新浪、京东、搜狐、网易等这些崛起于海淀的中国传统互联网头部企业,至今仍在这里扎根发展,与时代共生。
与此同时,以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为重点,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集群正迸发出强大动力。
在这里,能生存下来的企业往往有共同特质——创新、迭代、应变。正因为如此,历经40年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创业、高科技创新公司从海淀走向世界舞台,向世界科技中心地位发起挑战,并被美国逐渐视为潜在竞争对手予以制裁和打压。
当“逆全球化”浪潮叠加疫情“黑天鹅”汹涌而来,那些已经成功“出海”中国互联网创业、高科技创新公司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围猎”。
继中兴、华为之后,2020年7月21日晚间,华大基因、奇虎360、科大讯飞等一批中国企业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更新后的实体清单。8月,抖音海外版应用TikTok被美国政商合谋封杀事件持续发酵。8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项行政命,宣布将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国个人及企业与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任何交易,禁止美国个人及企业与腾讯公司进行与微信有关的任何交易。
这些被美国政府“围剿”的中国科创企业,“血液”里流淌着“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海淀创新精神。面对复杂多变、暗流涌动的国际形势,挑战和困难无法阻挡前进的脚步。
被美国步步紧逼的华为,先后启动“天才少年“项目和“南泥湾”项目,前者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壮大华为创新力量,后者意在规避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以实现在“去美化”过程中自给自足。
TikTok则将全球化目标转向欧洲,计划将总部迁至伦敦,并准备投入4.2亿欧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在爱尔兰建立首个欧洲打造数据中心。而业界最新观点认为,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TikTok剥离在美业务,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做出的一个明智选择。
大争之世,那些扎根在海淀的高科技创新企业、互联网创业公司在变动中在见证历史,也在创造着新的未来。而鼓舞每一位创新创业奋斗者逆风前行的,是海淀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不变的开放包容、坚守创新、胸怀梦想的精神。
回顾北京乃至中国创新发展历程,海淀和海淀人一直扮演着“探索者”的角色。在这片土地上,百年积淀的学府气质,孕育出一代又一代“敢为人先”的创新者。
如今,作为全球顶尖的科技创新中心,海淀亦成为无数创新科技人才追寻理想、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热土。他们坚守着海淀精神,秉持学于厮、发展于厮、奉献于厮的信念,期待在海淀收获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
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68所高等院校、以中科院为首的200多家各级研究机构中,有超过40%院士都生活在这片区域。与此同时,每年约有10万学子毕业于此,海淀是他们工作的首选之地。他们中,有成功把公司做上市的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有致力于人工智能处理器创新的地平线公司创始人余凯,有从清华走出来、希望在中关村能够健康工作50年的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
如果说,海淀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那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脉气质和三山五园的东方美学,便是他们为之向往的精神家园。
在北京,没有一个区域可以如海淀这般,既延续千年文化灵气、坐拥皇家山水园林,又走在世界科技潮头、时代尖端。既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又代表着中国现代科技创新的未来。
近年来,随着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翠湖科技园、永丰产业园等几大产业园区陆续建成,包括百度、腾讯、新浪、IBM、华为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海淀,“高精尖产业、高知、高资本”三高人群加速聚焦,直接导致海淀高端居住需求激增。
与不断升级的居住需求相左的是,由于土地资源稀缺,海淀高端品质住宅长期供货不足。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海淀供应的住宅用地只占全北京的3%。虽然2019年,在限竞房项目的带动下,海淀住宅供应套数突破4000套,但能够匹配海淀精英人群的大户型、高品质住宅,依然是新房难求。
尤其是疫情之下,不少海外工作的精英和留学生回归国内,包括一些准备移民的家庭也放弃了原有计划,产业聚集、教育资源丰富的海淀吸引到其中部分人群的关注。此外,经历了疫情期间的隔离生活,改善自身居住条件也令众多高端人群的置业目光聚焦海淀。
大量高端人群不断聚集海淀,推动着海淀创新发展、产业升级,也撬动着海淀高端居住市场的创新与迭代。但现实是,近10年来,海淀区域除共有产权房和企业100%自持地块外,鲜少有可售卖的商品房宅地出让,高端人群长期陷入新房难求或共有产权房难以契合自身居住需求的尴尬境地。
2020年初,许久未上新的海淀推出不限价纯宅地,引发全北京关注,众多实力房企参与竞拍。最终,中国金茂击退对手,成功斩获土地。金茂北京总经理助理、京北片区总经理赵伟回忆起当初考察地块,脑海中的情景如山水画卷缓缓展开。
那是一个刚好下雪的日子,行走在三山五园之间,万籁俱静,视野无限延伸。彼时,他和团队便以暗下决心,若能拿下地块,必将回报给这片土地一座不朽的建筑。颐和金茂府,由此诞生。
仅用了短短半年时间,中国金茂“府系”首个落址海淀的项目便揭开面纱。为科技海淀量身定制一座科技住宅,这是颐和金茂府献给海淀的礼物,也是献给在逆境中坚守初心、崇尚创新的海淀人的犒赏。
“从2009年首个广渠金茂府开始,金茂在北京已经开发了5座金茂府14个项目,东边北边南边都有了金茂府的身影,唯独海淀。如今,在颐和园外这样一个风水宝地,北京第6座金茂府落子海淀,应该打造什么样的金茂府才不负此地,就是要因循海淀气质,营造‘颐养天和,万物得养’的顶级品质生活。”赵伟自信地表示。
住在颐和园外的金茂府里,究竟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首当其冲,当然是金茂引以为傲的科技健康大宅体验。经过11年的迭代进化,颐和金茂府焕新金茂12大科技系统,升级引入纳米级“除PM1离子瀑净化杀菌系统”,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保护家人身体健康,远离病毒、雾霾的侵袭,带来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考虑到海淀历来恬静和谐的氛围,颐和金茂府还采用了航天级“粒子阻尼降噪技术”,可以让人远离喧嚣,实现夜间安静宜人的声音环境,还海淀创新者一个无扰无忧的静眠体验。
这一次,颐和金茂府还打破传统家居的模式,构想百余种“生活里的可能”。颐和金茂府将独墅生活平移到同一个平面之中,实现了地化、人本化设计下的多代际共居生活,彻底解决了海淀创新者渴望回归大家庭生活的后顾之忧。
科技大宅与自然山水相遇,三山五园的颐和气质,照进颐和金茂府的每一个日常。颐和金茂府1.5的超小容积率,可谓名副其实的低密度住宅。再加上台湾设计大师唐忠汉先生亲自操刀打造的安缦式居境,回归生活舒适本意,让颐和金茂府成为北京当下豪宅难得的作品。
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颐和金茂府是中国金茂科技创新的一次再出发,也是为海淀新生代创新者量身定制的颐和人居,在不确定和焦虑的当下,传递积重载轻、养静摄躁的生活哲学。
近日,颐和金茂府示范区和样板间正式开放。体验颐和,就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