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重步70年代和80年代欧美国家的后尘吗?”
2010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上,大会主席胡大一教授的反问,道出了中国心血管病的严峻现状——
据2002年官方资料报道,中国有1.6亿高血压、1.6亿高血脂、3.5亿吸烟、3000万超重和肥胖者;2009年有糖尿病患者9400万。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
谁是我们永远的伙伴?财富抑或运气?都不是。是健康。
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变,当然,也令中国的医疗管理模式亦走向悄然的变革——疾病的维护不再只是医生和医院的专属,它已然成为与普通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疾病的治疗,而是更加关心健康的维护。
今天的中国,面临着“未富先老”的两难境地。这对人们的健康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令各种慢性病逐年上涨,疾病和健康对于中国人而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来得重要。
除了健全公共医疗的保障政策,我们还有一条绿色之路来保护公众的健康——即提升公民自我监测能力,推广患病教育。
以中风为例,中风是一种高复发疾病,第一年有10%~20%复发,5年内超过30%会复发。如果不幸患上中风,再次发生的风险将比普通人高9倍,而再次发生后,其中约有25%的人致死。因此,心血管领域专家一再呼吁,对于中风的治疗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和重视二级预防。而问题的根源往往就在环节的连接处,对于中风治疗中队宝贵的疾病信息监测往往只能依靠患者自我完成和判断。而在缺乏疾病常识和适宜护理系统的情况下,靠患者自身,很难做到。
中风的难题,只是中国健康保护现状的一个侧面。除了政府的投入,中国医疗体系的健全还有什么路径?
或许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并不仅仅只是难题。疑问和答案,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从来都是相互而生。作为中国医改的真诚关注者,飞利浦公司一直在努力寻求答案——从终端做起,从患者自身做起,从患者的角度,建立最贴近生活化的医疗保健体系。
飞利浦医疗保健的核心理念——Care Cycle(全程关护),充分凸显了飞利浦在参与解决中国医疗问题时所持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Care Cycle将医疗的理念回归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把患者和医疗人员的需求纳入到对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健康管理、监测等每个环节……它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医院就诊之间原本存在空缺进行了弥补,对人们的健康提供了周全保障。试想,如果中风患者在家便可以得到完整的疾病监测数据,他们所获得的不仅是治疗上的便捷,也有大大减轻的经济负担。
“精于心 简于形”,这句已深入人心中的代言语,或许也将成为飞利浦交给中国医改的一份值得深思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