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TMT Investment | 全球TMT投资专家的方法学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活动页面

Global TMT Investment
全球TMT投资专家的方法学


Panelist:
对话嘉宾:
William De Gale, CIO of Bluebox, Former Blackrock Portfolio Manager, Ranked 1% in Developed World Equity by Bloomberg
William de Gale, Bluebox首席投资官
Moderator:
主持人:
Vanessa Xu, Co-founder, Managing Partner, and Chief Investment Officer of VSP
徐莹,维世管理合伙人、首席投资官
由维世(VS Partners)携手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共同举办以“全球投资的范式重构”为主题的首席投资官论坛,于2021年11月26日在上海成功举行,这是首次由中国民间的全球资产配置公司和世界一线媒体发起的国际性买方峰会,得到了中、美、日、欧多位投资界翘楚和重量级企业家的鼎力支持。而汇聚海外多资产类别精粹的线上圆桌论坛和大咖演讲直播不仅通过FT中文网全球同步呈现,而且在网易、新浪和富途等媒体平台也同步上线。
其中,大咖演讲直播邀请多位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家和投资家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专业对谈及演讲,包括滴灌通集团创始人、主席,同时也是前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霍尼韦尔全球高增长地区总裁沈达理(Shane Tedjarati),Bluebox首席投资官、同时也是前Blackrock居彭博资讯全球排名1%发达市场股票基金经理William De Gale,以及英国风投之父、安佰深私募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席Sir Ronald Cohen等。
现场,维世创始管理合伙人、首席投资官徐莹对话Bluebox首席投资官William de Gale,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全球TMT投资”的重磅对话直播,William分享了他跑赢全球市场的投资理念。
颠覆型企业不一定创造价值
一般而言,进行具有颠覆性或全新领域的科技投资,通常是令人激动且能够吸引眼球的。但William并不是通过投资拥有颠覆技术的企业来获得回报,而是通过投资具有赋能意义的企业来获得丰厚回报。William认为,颠覆型企业通常并不指代科技公司,它不卖技术,而是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销售采用某项技术的产品,从而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这类公司不赚钱,却通过花钱在技术上获得快速增长,让同行业公司面临“生存困境”。“此类公司往往只能颠覆一次,而后业内的其他公司则会蜂拥而上以更好地商业模式进行再次颠覆,”William补充道。
对此,William坦言,这类企业确实是令人兴奋的,因为它们改变了世界。但作为投资人而言,投资这类企业无法获得高收益,且不久后会有倒闭的风险。
拥有核心科技,推动其他领域科技应用
Vanessa将William的投资想法总结为技术投资,并提到,在当今互联网商业领域有许多颠覆型企业,有时却会被归类为科技公司。
William评判一家公司是否为科技公司的标准是看这个公司卖什么、产品是什么——如果它卖的是技术,它就是科技公司。为了方便大家理解,William举例:“如果一家公司卖的是由某项技术支撑的自行车送餐服务,那它就是一家送餐公司;如果这家公司提供的是打车服务,但它使用大量技术来让服务做得更好,那它就是一家打车公司,而不是科技公司。”
至于在接下来5到10年内,实体经济中还会有哪些技术赋能的业务模式创新,William认为,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白在过去12年左右的时间里科技为什么表现得出色。其一是因为科技只是市场的一部分,但正是这一部分推动了全部市场利润的增长。“但这只是驱动因素,不应该只有一个行业推动市场所有其他行业的增长,”William强调。科技表现出色的另一个原因是技术运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人类只是搭建了系统,但人类被从系统直接连接现实世界的循环中排除。“所以任何直接参与其中的科技公司都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例如模拟公司,因为它们是科技的核心,也是其他领域科技应用的核心。”William总结道。
关注为颠覆型企业赋能的企业是进行长期投资的有效方法
Vanessa提到,过去十年如果持有一只纳斯达克 ETF,任何投资人的投资业绩都会很好。在这样的市场基准下,以科技巨头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或者现在的元宇宙来衡量MSCI全球科技总回报的基准是很困难的。Vanessa想知道William是如何在不持有其股票的基础上,跑赢这些表现非常出色的、由大型科技公司主导的基准的。
William回答道,他并不偏好FAANG或其他科技巨头。在他看来,科技行业的历史会一次次证明,每一轮在颠覆型行业中胜出的企业都将全部成为下一轮颠覆的输家,它们获得了机会,又最终走向失败。这类公司除了跑赢大盘外,还需要通过改变商业模式来超越技术,以便更好地实现实质性的超越。
William表示他对颠覆型企业不感兴趣,而真正感兴趣的是为下一轮颠覆型企业赋能的企业。因为这类企业可以对不同的终端市场,为一个又一个颠覆型企业赋能。William总结道,“选对投资对象,它们所产生的利润,是可以年复一年地超过市场正常水平。”并且就他的经验来看,这是一种更可靠的长期投资方法。
半导体和软件——正在吞噬世界的两大行业
William表示对超级大盘股的上行潜力不感兴趣,而是关注10到1000亿美元之间的大盘股。在这范围内,模拟是核心技术赋能因素之一,那么还有哪些是可以赋能新的商业模式和满足实际新需求的领域呢?William认为其中之一是半导体领域,半导体和软件都在通过抽取硬件业务的价值而蚕食硬件行业,将硬件行业的参与者变成“盒子制造商”。
但反过来半导体行业也在被半导体生产设备、资本设备市场蚕食,“因为它们才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知识产权所在。”William总结道。对于业务还处在开始阶段的公司,应该关注其收入增长,但对于成长型和成熟型公司应该关注其利润。因此在William看来,模拟芯片、半导体设备这两大领域公司的收入增长是比较好的,所以是他们最喜欢的领域之一。
正在吞噬世界的半导体公司它们所创造的价值属于股东。但软件公司这类创造了大量的现金流,为客户创造了巨大价值,增长非常快的公司,它们作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却通常不会流向股东,而是通过股票期权流向员工,尤其是工程师,“因为工程师是一种稀缺资源,投资人不是稀缺资源。”William最后总结道。
半导体设备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赋能技术
在过去几年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半导体和IC行业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人们普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因此这一行业资本高度密集,几乎达到最高水平。但在William看来,半导体行业并不属于资本密集型,因为它们如此高的盈利能力来自设计,而不是生产过程。
实际制造芯片的企业基本都拥有内存、逻辑和模拟,模拟市场被有效地使用,但内存公司却处于另一个极端,William进一步补充道,如果没有尖端的生产,那么这类公司会在成本、成本曲线和产品能力方面落后,公司的产品也不会有一个好的价格。因此内存公司需要继续投资前沿,它们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William同时也提到在其他数字领域的非资本密集型公司同样表现得很好,所以在价值链上占据核心市场,并能提供核心技术的公司才能一直处于领导者的地位。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半导体设备是技术行业的中心,但因为它是至关重要的瓶颈,同时也处于地缘政治的核心,因此在中国半导体生产设备方面的竞争并不多,于是许多政府的公共资金用于补贴新产能和复制新产能。William在最后强调道,未来十年最重要的赋能技术是半导体设备。因为在量子和光学计算出现之前,硅及其相关材料仍然是各项技术的核心,而这个行业最重要的部分仍然是半导体资本设备部分。
关于维世
维世是一家投资全球的精品资产管理公司,由资深投资家和实业家于2019年共同创办。维世将长线资产配置前沿实践与世界500强科技领袖洞见跨界结合,率先在中国引入“外包首席投资官”(Outsourced Chief Investment Officer)资管模式,核心团队耕耘国际市场多年、兼具中国研究深度,为全球投资者提供高度定制化、内地与海外一体化的资产配置方案,实现财富真实购买力的长期保值增值。
维世致力于“为更美好世界而投资”,相信资本是为善动力、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维世为东西方商业、资本和社会创新领袖构筑桥梁,通过负责任的投资,促进社会公平尊重、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福祉、及人类社群的共益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再次陷入危机的大众汽车能走上改革之路吗?

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与工人和政界人士交战,试图渡过痛苦的电动汽车转型期。

哈里斯的另一个大选对手:通货膨胀

美国选民对高昂生活成本的不满可能决定下周谁将赢得白宫。

Lex专栏:Meta和微软通过季度理智检查

科技巨头今天吹捧真正的胜利,以证明明天的巨额投资是合理的。投资者对此是支持的,但程度有限。

FT社评:英国工党预算——雄心勃勃,前景不明

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现在必须兑现她的投资计划,否则税收还将进一步增加。

Lex专栏:大众汽车很难走出死胡同

尽管这家汽车制造商计划裁员和关闭工厂,但投资者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安谋如何成为人工智能投资热潮中的意外赢家

这家由软银控股的英国芯片设计公司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上涨了两倍。但它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