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大连漏油事件为中国拉响警钟

尽管大连油管爆炸事故中的原油泄漏量不及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的1%,但随着中国炼油产能的急剧扩张,这一事故可能会导致中国对炼油厂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2010年7月23日

外企与中国失和为哪般

通用电器CEO伊梅尔特对外企在中国的生存状态表示担忧。而就在半年前,他还对中国的产业规划大加赞扬。是什么让他和其他外企高管对中国的看法变了味?
2010年7月2日

中国碳市场:清洁十二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国际碳交易之父桑德尔博士将一个金融市场的形成总结为十二步。用在中国基于“强度”减排的碳市场上,他将它们称为“清洁十二步”。
2010年9月14日

二氧化硫,如何交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中国在二氧化硫配额交易方面的探索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始终没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价格信号。山西省即将开始的交易试点值得关注。
2010年9月7日

FT社评:气候研究亟需变革

国际气候研究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必须进行根本改革,以降低未来其评估报告中出现偏见与错误的可能性,避免再做出夸大气候变化风险的言论。
2010年9月3日

雪佛兰伏特的中国赌注

随着通用汽车宣布雪佛兰伏特插电式电动汽车进入中国市场,电动车的时代似乎终于来临了。但对于可能是迄今为止第一款真正大规模生产的电动车,中国人会买账吗?
2010年9月1日

俄罗斯不能不管气候变暖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教授吉登斯:普京曾说,气候变暖,俄罗斯人倒是可以少花些钱买皮大衣。今夏的森林火灾突显出这种说法是多么无知。
2010年8月31日

碳排放的“A型”“O型”之分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人有A、O等血型,我把碳排放指标也分为A型和O型两种。中国已经成为O型排放指标的大卖家,但当务之急是从无到有建立自己的A型指标。
2010年8月24日

中国迈向绿色IT

英国记者比尔·汤普森为环境网站《中外对话》撰稿说,中国IT行业的反污染活动家们正在让清洁计算从传说变为现实。
2010年8月20日

浅谈碳交易模式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谈论碳交易“模式”,已成时髦,它究竟是什么?回顾一下“碳交易之父”桑德尔博士过去30年的创业历程,就能有个更直观的理解。
2010年8月17日

环境治理也是硬道理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笑蜀: 中国最近一系列环境灾难提醒我们:先发展再治理——这个传统思路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发展是硬道理,环境治理社会治理同样是硬道理。
2010年8月12日

FT社评:中国淘汰落后产能应注重实效

中国每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能源比德国或日本高出近6倍,浪费惊人。迹象显示,中国政府拟再次推动本国工业提高能效。这本身是可喜的,但问题在于实施。
2010年8月11日

Lex专栏:高温天的经济学解读

热浪可能令人讨厌,成本高昂,有时还会致命,但待在空调房里的公司董事们一点也不会介意。高温天让许多美国企业发现了更多商机。
2010年8月10日

中国银行业绿色自愿行动正当时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2008年中国兴业银行采纳的赤道原则(世界上一项以自愿为基础的可持续融资标准),正在中国大行其道。“商道纵横”的倪欢称,更多的中国商业银行采纳这项原则的时机已经成熟。
2010年8月6日

碳定价:别重蹈汇率覆辙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要让“碳定价”避免如今人民币汇率引发的种种龃龉,就要让它去行政化,由市场调节,不论涨跌,玩家们都找得到金融工具来保护自己。
2010年8月3日

气候科学家自毁长城

FT专栏作家克鲁克:全球减排努力陷入瘫痪,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科学家表现得像活动人士,而非学者。在他们手里,科学被包装成行动的理由。
2010年8月2日

胡鞍钢谈绿色发展

中国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如今和加入世贸组织相当的行动就是减少碳排放的国际努力。如果中国能加入进来,五到十年就会见到成效。
2010年7月30日

开放的中国为何拒绝商业旅行者?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金融时报》上撰文为中国投资环境进行辩护。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同一天,亚洲企业领袖协会执行董事祈福德赴中国旅行被拒。
2010年7月29日

科学研究证实气候变化“不容否认”

研究人员在“气候门”事件爆发后的第一项重要相关研究中表示,气候变化“不容否认”,且显示出“人类活动影响”的明显迹象。
2010年7月29日

繁荣的中国将更加开放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华经商的外国企业近来出现了一些担忧,认为目前中国不像以往那么欢迎外国投资。实际上,中国仍向企业保持开放,全球其它国家能够从中受益。
2010年7月27日

中国的绿色价值观

乔纳森·沃茨在他的新书《中国的世界性决断》中,描述了中国逐渐显现的生态危机。他接受环境网站“中外对话”采访时,阐述了这一危机带来的经济和文化影响。
2010年7月23日

跨国公司需“自保”

如果外国投资真的日渐减少,会让北京方面感到担心。跨国公司尽可以大声抱怨,但如果它们还是表现得像是没有其它选择的话,将继续面对中国方面的挑战。
2010年7月21日

中金:明年中国GDP增长将放缓至8.8%

中金研究部哈继铭等:我们维持今年中国经济增长9.5%,通胀3%的预期。鉴于国内“四万亿”投资逐步到期,海外经济增长乏力,明年中国经济全年增速将回落到8.8%。
2010年7月20日

BP:受伤的巨人

BP在墨西哥湾的最新堵漏努力有望成功,但本次危机让该公司许多员工感到担忧、沮丧和愤怒。他们认为,公司应对危机时的技术努力很出色,但公关工作却糟糕透顶。
2010年7月20日

中国称已遏制大连油管爆炸所致漏油

中国官方昨日表示,他们已遏制大连两条油管爆炸所导致的50平方公里漏油。大连是中国东北的一个港口城市,曾被誉为中国污染最小的城市之一。
2010年7月19日

英法德呼吁将欧盟减排目标上调至30%

这些部长们表示:“如果我们坚持20%的减排目标,欧洲可能会在一个低碳世界的竞争中,输给中国、日本或美国等国,这些国家都在考虑如何为低碳投资创造一种更具吸引力的环境。
2010年7月15日

REC在中国能行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绿色电力证书(REC)制度要求电力企业在其生产的总电力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并且这一比例逐年增加。
2010年7月13日

中国企业绿色进化缺乏动力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副主编霍伟亚:中国企业家不爱公开环境信息,但在环保宣传上却很积极。他们在公开活动中从不质疑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也不否认企业的社会责任。
2010年7月9日

英国“气候门”丑闻调查结论出炉

针对一宗可能摧毁全球变暖科学可信度的丑闻的调查,昨日否定了有关知名气候科学家扭曲、隐藏关键数据的说法。
2010年7月8日

靠市场减排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过去20年中,美国利用排污权交易,成功将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半。中国研究排污权交易十多年,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价格信号体系。
2010年7月6日

通用电气CEO批评中国商业竞争环境

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首席执行官杰弗里•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对中国政府发起少有的猛烈抨击,指责中国政府对外国跨国企业越来越不友好。
2010年7月2日
|‹上一页‹‹9293949596979899100101››下一页›|